手沖咖啡比起使用咖啡機煮的黑咖啡,手沖咖啡的口感更具圓潤,尤其是精品咖啡豆,需要透過手沖的方式才能品嚐到豆子本身的香氣與特色。咖啡師從磨豆、燒水、沖咖啡這些專注又帶點隨意感的動作令人嚮往,因此不少人也想入門手沖咖啡。「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」,手沖咖啡器具有很多選擇,哪些東西得先入手,又有哪些東西可以視情況再買,本篇可以幫助你避免花冤望錢喔!

3大入門手沖咖啡器具
手沖咖啡第一步驟是把咖啡豆磨成咖啡粉,第二步是萃取咖啡,最後是過濾。所以,3個簡單的器具就可以幫忙我們達成任務。這些器具會因為品牌與預算不同,在使用上會有差異。但是,不是高價就是最好的,個人的使用習慣會影響該選哪種形式的器具喔!
- 磨豆機
購買重點:豆子粗細度與一致性
豆子是整杯咖啡的靈魂所在,現磨咖啡豆永遠比較預磨好來得新鮮,因為咖啡粉只要暴露在空氣中,就會開始喪失風味與香氣,沖泡出來的咖啡會和原本的有差異。市面上有手動或電動形式的磨豆機,先根據自己使用次數與地點做選擇。若每天使用且喝的量較大,電動的會比較適合你;而喜歡不佔空間又喜歡靜音器具的人,就要選手動且輕巧的磨豆機。
再來,就是看磨豆機可以調整研磨的粗細度和保持粉末大小一致性,咖啡粉的粗細度影響著咖啡豆和水接觸的面積,咖啡粉越粗使水通過得越快,沖煮時間和萃取率也會因此受影響,所以,了解刀片型式、粗細度的調整範圍很重要。
❤好物推薦:丹麥 Crush Grind |輕巧可攜型手搖磨豆機 Colombia

- 手沖壺
購買重點:出水穩定度
手沖壺的形狀和角度都是經過專業設計,當手沖咖啡有一個很重要的技巧就是以畫圈的方式注入熱水,穩定的流速和水量可以讓熱水平均地滲透每一顆咖啡粉,均勻萃取,呈現獨特風味。剛入門手沖咖啡初期,細嘴壺會比較好控制出水穩定度,若後期技術已純熟,想要追求更多不同的風味和玩法,鶴嘴壺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❤好物推薦:TAMAGO 單人咖啡手沖簡單組(手沖壺+雙層玻璃杯)

- 濾杯
購買重點:水流速度
濾杯有分不同的形狀和質材,會影響水流速度與熱水的溫度,風味也會有所差異。以形狀分類,最常見是扇形和錐形。扇形底部的開口通常較小,水流較慢,可以讓咖啡更完整的萃取,咖啡口感會比較豐厚。錐形的孔洞較大,水流速度較快,熱水與咖啡粉所接觸的時間短,所以在使用錐形濾杯時,沖泡技術就顯得非常重要,不然咖啡口味會偏淡。
❤好物推薦:陶瓷濾杯組S(純色)附木質/樹脂杯座

以上是我們建議初學者可以入手的3大手沖咖啡器具,先熟練使用,接下來你想要玩的更精緻,甚至沖出個人風味咖啡,那麼以下的小器材可以進一步入手。
進階版手沖咖啡器具
- 濾紙
可配合濾杯的形狀和尺寸做挑選。好的濾紙讓咖啡層次更明顯豐富,且有效過濾細粉跟雜質。濾紙的顏色主要分成漂白和無漂白,其中的差異是在於紙味。畢竟濾紙的原材料是木漿,無漂紙的味道較明顯,容易影響咖啡味道。而漂白的濾紙則有經過味道處理,減少外來因素對咖啡的影響。不過,無論是使用漂白或無漂白的濾紙,都建議先用熱水沖洗,除了可以去除紙的味道,還可以讓濾紙更服貼濾杯。
❤好物推薦:日本 CAFEC 三洋濾紙(分淺焙/中深焙/深焙專用,兩種尺寸可選,100張/包)

- 溫度計
水溫通常會依據咖啡烘焙度去做調整。溫度越高,咖啡萃取的速度越快,很容易造成過度萃取,讓咖啡的苦味蓋過一切。可是溫度太低,則會讓咖啡無法完全萃取,讓咖啡口感非常單薄。最適合沖泡咖啡的溫度落在85-92度,電子溫度計讓我們隨時可以留意水溫,煮出風味絕佳的咖啡。
- 電子秤去買精品咖啡的時候,店家會告知咖啡與水的比例,這時候,磅秤就是非常好的幫手。

- 計時器
沖煮時間會直接影響咖啡的萃取程度,如果以一杯15g的咖啡粉,整體的沖泡時間應該落在2分鐘左右,太快完成萃取會讓咖啡細膩的口感發揮不出來。現在很多計時器都同時兼備電子秤,這樣在沖泡咖啡不需要同時操作多種器具,十分方便。
手沖咖啡最迷人之處在於每次沖泡過程當中,探索不同溫度,水量或是咖啡粉比例等所帶來不一樣的口感與香氣,以上手沖咖啡器具都可以幫忙大家更享受沖泡過程的樂趣!